新聞與社會研究所致力於以下五個領域的工作:

1) 研討會和論壇
  
2) 國際傳媒沙龍
  

活動目的是提供學生一個廣泛接觸社會各界人士的機會。過去幾年,新聞與社會研究所定期舉辦國際傳媒沙龍,邀請社會知名人士走進校園,其中包括各國外交官、非政府組織領導人、知名企業家和傳媒人,以講座和對談的形式與學生探討本地及國際熱點問題。

3) 與其他機構的合作計劃和培訓 
  

研究所近年與下列機構開辦不同的培訓班和合作項目:

  • 復旦大學傳媒學術交流項目 
  • 華南理工大學國際傳播交流項目
  • 香港華潤創業新聞發言人培訓項目
  • 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交流項目             
  • 北京理德實創教育傳媒學術交流項目     
  • 睿拓环球香港傳媒交流項目      
  • 中西區民政事務處電視新聞主播與主持人訓練計劃
  • 深圳電視台 金話筒圓夢計劃
4) 數據與新聞社群 
  

現時越來越多的數據實現了網絡共享,用於數據可視化的信息圖表製作技術也日益豐富,在這樣的背景下,新聞媒體利用數據信息進行新聞生產與傳播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增強。我們的數據與新聞社群作為紐帶,連接著學生、學者以及來自新聞、計算機、統計、視覺傳播等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界及業界人士,旨在推動多方力量進行合作,共同探索數據新聞的新可能、新發展。

5) 特色活動
 
  • 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工作坊

亞洲出版協會在1999 年創立卓越新聞獎,旨在表揚亞洲區中、英文媒體的優秀新聞工作者。論壇旨在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,讓來自亞洲不同地區的得獎者與香港的新聞從業員和新聞系學生、學者分享心得。

普立茲新聞獎被美國新聞工作者視為職業生涯的最高榮譽,在全球也備受推崇。我們每兩年都會邀請四至六位普立茲新聞獎得主來港,進行為期一周的交流活動,與學生及本地媒體同行分享得獎經驗及心得。工作坊作為亞洲新聞教育界首創,旨在通過分析講解普立茲新聞獎得獎作品,提高學生的新聞採寫技巧和水準。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工作坊於2018年後暫停舉辦。